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钢城税务】驻村第一书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派驻钢城区辛庄街道石湾子村第一书记郭振波立足乡村实际,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以打造石湾红巷、传统文化街、税收法制街等公共普法场所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以此凝聚民心、留住乡情、涵养民风,有效提升了公民法治素养,促进了乡村文化繁荣。“石湾红巷”镌刻红色印记辛庄街道石湾子村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在此指挥莱芜战役,开创了歼灭敌集团军的先例。随着时间的流逝,莱芜战役的亲历者越来越少,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背后的精神财富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如何完整继承好这些精神财富,深度挖掘石湾子村红色故事、镌刻红色印记,以红色文化强化“思想引领、价值认同”,是郭振波入村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方查找资料、走访乡贤老人,郭振波收集整理了一批资料,并积极向区委组织部汇报沟通。在区委组织部和辛庄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在莱芜战役指挥所北,建设了300余米长的“石湾红巷”,展现了石湾子村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故事,石湾子村民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我们石湾子村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英雄,但很多湮没在历史变迁里。郭书记把这些历史都整理出来、展示出来,激励我们不忘优良传统、继续前进。”村老党员徐太荣说。为方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郭振波争取专项资金,建设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税村共建文化体育广场”“科普文化广场”。广场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设有文化长廊,展示了村民身边好人好事、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容。广场自投用以来,成为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乐享文化生活的乐园。“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孝、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卧冰求鲤”的王祥以孝事亲、“百里负米”的仲由自食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等二十四孝故事,在石湾子村传统文化街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一一展现。为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提升道德修养,形成和睦友善的家庭和邻里关系,郭振波通过墙绘“新旧二十四孝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传统美德、历史典故、仁义道德等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随时随地接受道德教育、感受文明熏陶。村里还设立“孝老爱亲光荣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牌等内容,定期评选“好公婆”“好儿媳”“文明家庭”,并颁发证书,将家庭事迹上墙,倡导家庭和睦,以“小家”的和谐促进“大家”的团结进步。“以前道路两侧都是白墙,现在有了这些图画,不仅美观了环境,也让我们受到教育。”石湾子村村民郝文玲说。“税法政策”精准宣传辅导乡村振兴离不开税收引导扶持。石湾子村是辛庄街道最大的景观松产销基地。村里从事景观松产业的销售公司发展到十余家,个体工商户达二十余家。为让纳税人缴费人随时随地都能查询到税法知识,及时掌握税收政策,郭振波充分发挥“税务人”的优势,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建设“税收法制街”,设置“税收利民、政策惠民、服务便民、执法为民”等板块,宣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光荣”等税收理念。村里在法制街设置惠农政策查询二维码,由专人负责后台整理解读,纳税人缴费人随时随地就能“码上”知晓相关政策。同时,设置便民服务地图,详细标注钢城区内六处自助办税服务厅地址、电话,方便纳税人缴费人了解办税信息。“法制街还宣传了社保缴费知识、缴费渠道,‘码’上一扫就能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村民徐青云说。不仅仅是建设的六处文化街区。郭振波还积极开展了“三村一园”建设,把石湾子村打造为齐鲁样板村、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省级美丽村居和红色文化纪念园,为发展文化旅游夯实基础。石湾子村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山体综合开发,建设旅行步道,开发乡村民宿,推动文化旅游建设,努力让村民钱包“鼓起来”、村庄“富起来”。
【钢城税务】以税惠红利助力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力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济南市钢城区精密锻件产业集群成为济南市唯一上榜的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一提到税费优惠政策,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岭精锻)法人任启华如数家珍,“近年来,企业在技改扩规、智能化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投资,在资金流转方面有一定压力。好在税惠政策红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更多底气和活力,助力我们实现了发展提速、技术改进、品牌升级!”作为钢城区精密锻件产业集群中的一员,温岭精锻是一家专业从事传动系统高端精密部件研发和制作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生产设备精、技术含量高、综合实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切实将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使税费优惠红利发挥实效、为精锻产业发展办好实事,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钢城区税务局聚焦产业集群特点推出“一业一策”服务,挑选业务骨干组建“问税有方”服务团队,专门梳理适合产业集群的所有税费优惠政策,推出政策“大礼包”,分级分类开展税费政策速递、申报事项提醒、疑难业务解答,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税务部门辅导我们精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去年以来,我们享受到了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项目,共减免2500余万元,为购进设备、加快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任启华说,近几年来温岭精锻更换各类智能设备500余台套,建成了28条齿轮自动化生产线,精锻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同时,钢城区税务局以“税企联动”推动“企业互动”,总结精锻企业的共通之处、共性问题、共同关注,将精锻产业集群相关企业集中开展座谈交流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申报事项学习借鉴经验,优化税务工作流程,形成产业集群内部的良性互动,推动整个产业向好向善发展。钢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海滨说:“下一步,钢城区税务局将从精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精细的税费服务、激发更充足的创新动力、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促进精密锻件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
【钢城税务】税“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米香不怕路程远!这里生产的小米味道确实不错,不仅看起来金黄明亮、颗粒饱满,最重要的是营养丰富。”一位从外地前来购买小米的顾客对雁埠小米连连称赞道。因具备“颗粒满、米油厚、口感醇”的优点,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雁埠村种植生产的小米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我们的小米现在可是‘山河土坷垃,变成金疙瘩’。” 说起雁埠村种植生产的小米,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会成自豪地告诉记者。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由雁埠村以党支部领办的方式成立,建设了小米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带动全村增收致富。秋来谷正黄,税惠助农忙。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在开展“问需纳税人 解难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专项服务行动中,走进了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丰成合作社。在了解到该合作社存在的涉税疑问后,走访调研专项服务小组迅速着手落实,组织业务骨干精准梳理该合作社享受的涉农税惠政策、农产品流通环节涉税业务办理等事项,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身子“沉下去”, 政策“送上门”,确保税惠政策应知尽知、税费红利应享快享。“我们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规模越做越大,农户们也更有奔头了。”李会成欣慰地表示。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随着雁埠金谷名声远播,近两年来,丰成合作社生产小米近50万斤并全部售出,实现利润额50余万元,销售范围辐射全国各地,打造了“雁埠小米”这一“金字招牌”。助农惠农,那一抹“税务蓝”一直在路上。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庞家庄村坐落在秀丽的笔架山下,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在这仅有300余户人家居住的小山村里,却拥有全国规模前列的山楂加工集散地——山楂之恋,这个由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食品)打造的田园综合体产销了全国50%以上的脱水山楂干产品。“红星”虽小,光芒无限。“小红星”是济南市莱芜区的原产地品种,甜度高、味道好,是万邦食品的主销产品。去年,万邦食品将500箱“小红星”山楂出口日本,这是山东山楂鲜果首次出口海外;同年,又把鲜山楂销往欧洲,这更是国内首次。在企业“扬帆出海”的征途上,税务部门的服务始终相伴。济南市税务局持续落实落细出口退税政策,不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推出“退税辅导专员+专家团队支撑”服务机制,打造专属直联“管家式”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以“退税提速”助力涉农企业出海“轻舟踏浪”。“近两年,我们享受出口退税和留抵退税共计180余万元,资金链更加稳定,扩大生产和增大出口的底气也更足了!”万邦食品的财务负责人何雪梅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在税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品牌提档升级。企业发展壮大了,也带动农民增收。从单一的山楂加工业务,到如今已成规模、三产皆具的田园综合体,万邦食品走出了一条具有莱芜特色的发展之路。2023年,万邦食品承担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和“山楂之恋”田园综合体提升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全产业链参与农户达1000人以上。 乘便民春风,行利农之举。下一步,济南市税务部门将继续深入落实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坚持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在振兴乡村中践行“税心”,发挥税务力量推动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济南税务】税惠政策直达快享 为“非遗”发展注入“税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用税务力量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出新的文化魅力。精心护航,非遗产业融入“新赛道”一抔黄河土,历经淘洗、晒土、雕刻、烧制等十几道工序,在匠人手里揉捏、打磨,被制作成精美的黑陶工艺品,“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济阳的黑陶制作技艺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该技艺既保留了传统黑陶制作技艺特点,又融汇现代艺术创意,采黄河古道的优质红胶泥,纯手工打造而成,具有黑、薄、光、细的特点。“黑陶技艺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税费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济阳区税务局的同志们详细为我们讲解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并辅导我们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真心实意地为我们传统手艺人排忧解难啊。”说起税务部门的服务,济阳黑陶制作技艺济南市代表性传承人徐庆增连连点赞。在税务部门的助力下,济阳黑陶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济阳街道董家村建成了1000余平方米的济阳黑陶生产、研发、实践基地,并设有“济南龙格黑陶艺术研究院”“山东龙山文化陶艺研学基地”“济南龙格黑陶博物馆”,每年吸引1万余名中小学生在此开展非遗手造研学实践课程,促进了当地农户本村就业,实现了乡村振兴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据悉,济南市税务部门依托“问需纳税人 解难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专项行动,组织税务青年业务骨干成立“税青护遗”小队,针对辖区非遗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宣传辅导,通过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助力非遗产业融入“新赛道”。精细辅导,让传统手工艺历久弥新在长清区西苏村手工编织培训中心,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编织工艺品,钩针在村民手中上下飞舞,一根细线转眼就钩出精美的手工艺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村里妇女群体的就业问题,我们每月都邀请女子学院的师生为村民开展编织技能培训,努力让村民吃上‘技能饭’、编织‘幸福梦’。”西苏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石丹丹给记者介绍道。记者了解到,长清区税务局依托长清大学城地理优势,在前期税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为西苏村牵线搭桥,加紧推进西苏村与山东女子学院编织基地的共建事宜,致力于打造“税+校+村+企”四方联合协作平台,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渠道的同时,也便于将村民编织、扎染、陶艺等劳动成果转化为精致的手工艺品出售。在手造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熟悉税收优惠政策,不了解涉税业务操作”也是村办企业面临最多的问题,长清区税务局通过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需求,有针对性梳理适配税惠政策,定期开展精准宣传辅导,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同时精心制作《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引》明白纸,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发票开具、申报纳税讲清楚,说明白,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快速便捷办理各项涉税业务。“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和温暖贴心的涉税服务,让西苏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底气和信心。“我们将进一步传承好传统手工艺,全力打响‘非遗工坊·西苏特色产业村’‘山东手造·地理标志性产品源产地’‘齐鲁工匠手造工场·西苏基地’等金字招牌。”谈及未来的发展,西苏村党支部书记孙增民介绍道。税惠助力,非遗“手艺人”成“受益人”一方幕布,一束灯光,几只人影上下翻飞。“双手对舞千古事,一帘灯影藏春秋。”描述的便是传承了2000多年的“古老动画”——皮影戏。自2006年起,各地皮影戏被陆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济南皮影戏便是其中之一。在济南市曲山艺海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济南皮影戏的第五代传承人,也是百年来济南皮影的第一位“女掌门”——济南皮影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娟。85后的李娟从懂事起就开始跟着爷爷接触皮影。从2007年起,李娟将皮影引进了课堂,把中国的孝文化、寓言故事等融入皮影中,目前已在很多学校开设了皮影课程。为了让孩子们爱上皮影戏,李娟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各种紧跟时代的探索。在李娟看来,皮影要想发展,就得加大创新力度,就得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李娟还计划打造中国第一支女子皮影团队,让皮影登上国际舞台。“以前,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受众面小,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很大困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皮影戏这门古老技艺,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济南皮影在新时代中一步步地适应、发展、创新,能够继续流传,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李娟表示,特别是今年延续优化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有效帮助小规模纳税人继续减负,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2019年以来,我们企业享受各项税款减免近3万元,我们是按季度申报,2023年四个季度又继续免征增值税,这将有效缓解我们的经营压力。”在李娟的话语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落袋”,也是真真切切的税惠助力文化产业活力复苏。下一步,济南市税务部门将深入落实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聚焦办税体验更好、需求响应更快、政策落实更优持续发力,确保政策见实效、企业见实惠,以税务人的初心守护非遗人的匠心,护航非遗产业在发扬传承之路上稳步前行。
【钢城税务】济南钢城税务护航专精特新企业走稳创新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山东鲁银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银新材)展厅墙上最醒目的一句话,也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始终遵循的宗旨。鲁银新材始建于1987年,是钢城区一家以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鲁银新材围绕产品研发升级、结构转型调整,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力度,每年投入研发费用约4000万元,力求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实力。这其中,税务部门的政策扶持和精细服务为企业发展增添充足的“税底气”。 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钢城区税务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和优化税费服务为抓手,主动靠前服务,靶向定位企业涉税诉求,围绕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热点、难点问题,定制个性化税费优惠辅导政策,并通过电话微信沟通、深入企业调研等方式进行政策宣传辅导,手把手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惠政策红利,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税务支撑。“资金短缺和研发费用投入大、周期长是我们这种创新型民营企业共同的痛点,也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卡脖子’难题。”鲁银新材法人赵希玉说道,“好在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总能在第一时间把政策推送到企业,还经常上门辅导、细致讲解,真是太贴心了!”据了解,鲁银新材每年可享受约192万元税收优惠,在税费红利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负担越来越轻、创新动力越来越强。“下一步,钢城区税务局将持续落实落稳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充分释放税惠红利,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走稳走好走远创新发展之路。”钢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海滨说。
【钢城税务】“税务蓝”温暖乡村振兴“惠民路”
 “米香不怕路程远!这里生产的小米味道确实不错,不仅看起来金黄明亮、颗粒饱满,最重要的是营养丰富。”一位从外地前来购买小米的顾客对雁埠小米连连称赞道。因具备“颗粒满、米油厚、口感醇”的优点,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雁埠村种植生产的小米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我们的小米现在可是‘山河土坷垃,变成金疙瘩’。” 说起雁埠村种植生产的小米,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会成自豪地告诉记者。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由雁埠村以党支部领办的方式成立,建设了小米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带动全村增收致富。秋来谷正黄,税惠助农忙。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在开展“问需纳税人 解难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专项服务行动中,走进了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丰成合作社。在了解到该合作社存在的涉税疑问后,走访调研专项服务小组迅速着手落实,组织业务骨干精准梳理该合作社享受的涉农税惠政策、农产品流通环节涉税业务办理等事项,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身子“沉下去”, 政策“送上门”,确保税惠政策应知尽知、税费红利应享快享。“我们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规模越做越大,农户们也更有奔头了。”李会成欣慰地表示。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随着雁埠金谷名声远播,近两年来,丰成合作社生产小米近50万斤并全部售出,实现利润额50余万元,销售范围辐射全国各地,打造了“雁埠小米”这一“金字招牌”。助农惠农,那一抹“税务蓝”一直在路上。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庞家庄村坐落在秀丽的笔架山下,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在这仅有300余户人家居住的小山村里,却拥有全国规模前列的山楂加工集散地——山楂之恋,这个由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食品)打造的田园综合体产销了全国50%以上的脱水山楂干产品。“红星”虽小,光芒无限。“小红星”是济南市莱芜区的原产地品种,甜度高、味道好,是万邦食品的主销产品。去年,万邦食品将500箱“小红星”山楂出口日本,这是山东山楂鲜果首次出口海外;同年,又把鲜山楂销往欧洲,这更是国内首次。在企业“扬帆出海”的征途上,税务部门的服务始终相伴。济南市税务局持续落实落细出口退税政策,不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推出“退税辅导专员+专家团队支撑”服务机制,打造专属直联“管家式”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以“退税提速”助力涉农企业出海“轻舟踏浪”。“近两年,我们享受出口退税和留抵退税共计180余万元,资金链更加稳定,扩大生产和增大出口的底气也更足了!”万邦食品的财务负责人何雪梅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在税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品牌提档升级。企业发展壮大了,也带动农民增收。从单一的山楂加工业务,到如今已成规模、三产皆具的田园综合体,万邦食品走出了一条具有莱芜特色的发展之路。2023年,万邦食品承担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和“山楂之恋”田园综合体提升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全产业链参与农户达1000人以上。乘便民春风,行利农之举。下一步,济南市税务部门将继续深入落实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坚持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在振兴乡村中践行“税心”,发挥税务力量推动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