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全省“两全两高” 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全省“两全两高”
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钢城政办字〔2023〕13号
各街道(功能区)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各企事业单位:
《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28日
(联系电话:区农业农村局,0531-76881810)
(此件公开发布)
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以2022年钢城区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契机,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以下简称“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7〕211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济政办字〔2018〕4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扎实开展“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全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程引领、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科学布置,统筹推进,在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基础上,引领全区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产业机械化。2023年,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3%,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86%,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5%,实现钢城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目标。
(三)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产业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重点生产环节为主攻方向,兼顾其他作物以及渔业、林果业机械化发展。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中部平原和东、南、北部山区不同自然禀赋,优选适宜的农机装备、作物品种、产业布局、技术路线,积极推行具有钢城区域特色的“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3.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高标准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机械化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化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4.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农户、农业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引导。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果。推进完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拉长产业链,补齐短缺版,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加大土地深翻、宽幅精播、种肥同施、水肥一体化、低损收获、秸秆利用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做好种子处理、高效植保、粮食烘干、加工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的提升工作,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高质高效、全程全面、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程。积极推广畜牧业机械化技术,加大对畜牧养殖厂的机械化装备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市级以上畜牧规范化养殖厂,推广畜禽养殖中饲草料生产与加工、饲料投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先进智能机械,实现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注重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及品牌建设,提升畜禽养殖粪污及病死畜禽机械化处理能力,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畜禽养殖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利用场所,处理能力达到100%。
(三)全面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瞄准设施农业重大需求,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重点抓好莲盛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棋山弈果蔬菜种植合作社等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实现生产过程智能监控。全面推进设施农业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全区示范面积达到1万亩。坚持温室大棚宜机化,进一步提升耕整地、灌溉施肥、环境调控等重点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无立柱温室大棚占比超过35%。
(四)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积极推广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应用,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重点发展播种移栽、收获及初加工保鲜机械化。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水质检测处理、精准饲喂、产地保鲜等设施包装。林果业重点发展果树管理与果实采摘平台以及清洗分级、储藏机械化技术应用。农产品初加工业重点发展储藏、保鲜、烘干、包装等设施装备,努力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五)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和效益。严格执行农机产品质量、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创新宜机化种植模式,示范推广精准智能机械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技术应用,鼓励扶持现有机械加装配备作业质量监控设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继续培育扶持几家农机服务合作社,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和托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拉长农业机械化服务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富。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立足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巩固拓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域,大力推进玉米、小麦、花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拓展生姜、薯类、金银花、丹参、艾蒿等特色种植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畜牧业、设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协调推进水产养殖、林果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技术示范,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
(二)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培育提升工程。对全区20家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分类管理,推动一批农机服务合作社做大做强,重点抓好莲盛、爱国、为民等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提档升级,提升东兴、平和、落金源、兴元、老左、为民等6家农机合作社销售、维修、服务能力。重点打造莲盛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使其成为集农机销售、维修服务、农机租赁、机具集中存放、农机作业、粮食烘干仓储及农机培训、安全监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农机服务综合体。通过作业补助、购买服务、培训指导等方式,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实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库房及培训室等设施提档升级,不断增强综合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由耕种管收向烘干、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拓展。按照农村“三变”改革要求,支持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托管业务,为小农户和家庭农场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保姆式”“订单式”等多元化作业模式,全面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推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智慧农机”建设工程。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智能农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为全区32台(套)大型拖拉机及收获机械安装智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
(四)实施农机深耕深翻整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行动。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机深耕深翻平整地,强化大型拖拉机和深翻机的科学调度,实施成方连片作业,提高深翻作业机具装备使用效率。建立监管核查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信息化技术在远程监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等方面的作用。2023年,全区适宜作业耕地全部深耕一遍,着力提升耕地地力。
(五)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行动。支持鼓励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加大先进适用、绿色环保、智能高效农机化关键性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攻关和引进推广力度,逐步破解农业生产中“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等难题。完成农机报废更新30台(套)任务,盘活农机存量,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加大农机装备购置补贴力度,加快烘干机、高效植保机以及食用菌、山果、生姜、中药材、薯类等产业急需、农民急用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
(六)实施农机化基层服务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区、街道(功能区)、村、户联动的农机化推广应用示范网络,形成以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示范户为基础的农机推广体系,形成“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农机技术人员+农机示范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打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机维修指导、教育培训、质量投诉监管等农机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七)实施农机人才培育工程。实施“人才强机战略”,通过政企联动、社企结合,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3处、农机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两处,对农机大户、农机手、农机合作社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各类农机技能竞赛,争取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奖励。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精通农机驾驶和维修技术、农业和农艺栽培技术、农机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农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
(八)实施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工程。强化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牌证管理,进一步提高年检率、挂牌率、持证率;集中开展农机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和变型拖拉机集中整治行动,对农机合作社、经销商、维修网点、农机大户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结合农时季节,举办农机安全生产培训班,开展相关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创建规划和工作推进方案,建立考核督查机制等。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农机工作队伍建设,保障活动经费,做到工作落实有专职队伍、服务能力有科技支撑,切实解决农机技术推广、生产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各街道(功能区)要高度重视“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工作,把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将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工作,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农田整理,积极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发展改革部门要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门要落实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扶持资金,并加强资金监管;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和农机市场秩序监管;金融工作部门要协调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引导、督促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机信贷、农机保险等业务;自然资源部门要落实好建设农机合作社机具停放场(库、棚)所需土地的规划和占地指标;水务部门要结合自身业务,在项目建设上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积极支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落实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和农机合作社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和利用好中央、省、市扶持资金,持续向农作物、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全程机械化和高效植保、农产品加工烘干保鲜、秸秆综合利用等短板机械设备倾斜。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助资金,用足用好补助政策,有效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农机科技创新推广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提升等农机化项目。加强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大型农业机械融资租赁,用好农村富民贷及涉农资金担保平台。探索实行农机保险补贴制度,将农机保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农业机械化。
(四)注重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活动、开设网络宣传专栏等形式集中发布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成果和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工作交流和学习借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为推动“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对“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研究制定考核机制。对于推进不力、影响创建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开展有力、有特色有亮点的单位给予表扬奖励。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创建指标要求,履职尽责,确保创建成功。
附件: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济南市钢城区创建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程学锋 区委副书记,区长,钢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张合峰 副区长
陈 智 科技副区长(挂职)
成 员:刘方永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区大数据局长
张鹏忠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区新旧动能办主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
李 明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区科技局局长
张延玲 区财政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温慧生 区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区规划协调服务中心(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谢永仕 区水务局局长
蒋方泉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董和源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动物卫生检疫中心)主任、二级调研员
孙守彬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
李淮河 区统计局局长、一级调研员
闫春华 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兼)
葛元龙 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李加功 艾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陈茂金 颜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李 超 汶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王 凯 里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张延国 辛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吴茂平 区南部新城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张学波 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区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正科级(主持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蒋方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主任职务如有变动,由该成员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通知。该项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