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区直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辛庄街道紧紧围绕区委“1364”工作思路,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一主攻方向,抓重点、克难点,保持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1-5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31万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6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56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5.984亿元,服务业经营收入3305万元,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8亿元。预计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17万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9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完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7.344亿元,实现服务业经营收入4200万元,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亿元,引入外资200万美元。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在工业发展方面。①协调推进斯普润啤酒厂二期工程,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控规事宜,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950万元。②积极协调朗进科技公司租赁厂房入驻西部工业园,推进朗进科技300亩工业园区落户辛庄。③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协调辛庄煤矿稳定发展,积极洽谈推进煤矿物流基地项目,提高洗煤能力,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二是在畜禽养殖方面。①依托山东未来畜禽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完善展示中心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做好协调服务工作。②提高“莱芜三黑”品牌影响力,扩大种猪存栏量,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企业15家,打造畜禽牧园为主的7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3个特色养殖示范区。③引进齐鲁财金集团屠宰冷链物流加工项目,推动齐鲁财金集团收购裴家庄东易牧业生猪养殖场,促进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④积极协调推进济南能源农光储一体化项目,完成680亩42户地上附着物清理工作,目前正在采购设备材料,预计11月底前全部完成。
三是在农业种植方面。①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债券项目,建设乔店村、坡庄村、裴家庄村蔬菜大棚项目。②全力打造“花开辛庄”品牌,投资1.45亿元,建设一村一品农业项目,建设农用大棚及水利配套设施,主要实施区域包括:旋车沟-傅宅科-郎郡蔬菜种子基地项目;赵家庄-芦城-赵家泉片区菌类、蔬菜种植项目;桑园桑葚片区-徐家庄-吕家峪-岔道菊花片区-坡庄蔬菜片区种植项目;大辛庄-百嘴红-侯家台-下陈-北王家庄-蔡店片区蔬菜种植项目;发展万亩桑园桑葚片区-徐家庄-吕家峪-岔道菊花片区-坡庄蔬菜片区种植项目。③发展万亩黄烟区建设项目,完成烟叶种植3500亩,维修烤烟房25间,促进村级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二)全力推进城市更新
一是着力打造宜居环境。依托小城镇改造提升工程,投资一千余万元用于优化城市外立面、弱电线路、广告牌匾、绿化苗木等设施建设,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规划设计,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村级考核办法,开展乱搭乱建整治活动,整改完成129处违法建设图斑,在5月份市人居环境评估中位列6名。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级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协调服务农业重点项目,完成85个平交路口的减速带、黄闪灯等危险警示标志安装工作。建立村级发展缺项清单,旅游路段6000米,王响泉-下三山和刘响泉-上河路段共2200米预计于6月底施工完成。
三是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典型。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投资7000万元建设红色文化纪念园暨国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红色历史资源,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规范提升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辛庄河、盘龙河沿河18个生态村庄的基础上,加快第二批6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目前正在积极创建“荷塘月色”“三泉映月”等村级景观节点。
(三)全力推进生态保护
一是在砂石资源保护方面。始终坚持“零容忍”的工作态度,与第三方鼎盛公司、金剑公司签订协议,组织两支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街道砂石资源管理办公室不定时进行夜查暗访,同时联合国土、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盗采砂石资源等违法行为,每周通报村级砂石资源管理情况,确保将砂石资源管好管牢。
二是在环保工作方面。制定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措施,加大畜禽企业粪污处理和工地扬尘问题管控力度,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定期通报村级管护情况,全力排查清除“散乱污”企业,对建筑垃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环保工作常抓不懈、不走过场。
三是在水环境保护方面。高质量做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督导台帐,明确期限逐项落实。立足水源地保护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对15个水库塘坝进行除险加固,完善周边绿化,涵养水源,确保二级水源保护区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四)全面推进民生实事
①完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安装饮用水消毒设备,培峪等村正在施工建设。②投资2.6亿元高标准打造锦山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投资1.3亿元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目前已完成43处。④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出彩人家”等评选竞优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⑤支持蟠龙梆子做大做强,积极促进蟠龙梆子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交流合作,合作剧目《李逵断案》已成功上映。⑥完善辛庄幼儿园、小学、中学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软硬件基础设施。
(五)全力推进社会治理
一是在综合治理方面。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完成,接入“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平台,在线率在90%以上。提出“微网格+积分制”的治理模式,选取锦山源社区、城岭村、东铁车村等13个村居作为试点,探索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制定出符合各村实际的积分化管理制度,与村级细化网格相结合,下一步将在全街道进行推广,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同时依托辛庄司法所,建成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在各村设立司法行政工作室,统筹协调12名包村律师和公证处、法律服务所法律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常态化受理、调处各类法律事务和矛盾纠纷。
二是在信访稳定方面。建立56个村党支部书记信访值班制度,在各村建成党员接访室,积极推广西铁车村“五户联动”治理方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共接待来信来访190人次,受理大小信访案件69件,已处理案件64件,剩余5件网信件正在处理中。认真办理12345热线工单,上半年共受理工单1050件。
三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持续做好防汛抗旱、护林防火、危房改造等民生工作。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煤炭生产、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第一课、晨会等制度举措,及时组织安全生产专项学习活动,认真开展专项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69家次,整改问题335项,力争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新发展理念树立不够牢固,部分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流转,缺乏支柱产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二在能力本领上。视野格局不够开阔,关于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本领还不够强,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是在担当作为上。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做“太平官”思想,斗争精神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辛庄街道将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1364”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工作号召,抢抓全区“项目突破年”这一关键机遇,立足街道工作实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努力打造乡村振兴辛庄样板。
(一)聚焦产业谋划,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街道重点项目的开展达到以点促面的效果,打破村级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支柱产业的现有局面,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打破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流转的困境。二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在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发展垂钓经济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多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和推动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农村技术人才等优秀人员进入村级班子,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级网格员等队伍,为发展村级经济、繁荣乡村文化注入新生动力。
(二)聚焦节会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
立足自身产业资源优势,在成功举办海棠节的基础上,继续举办德尔堡啤酒节、丰收节等节日,推介街道特色产品,打响“花开辛庄”特色品牌,形成“以节招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节会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规模效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核心价值,做到主题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吸引各地居民踊跃参与。
(三)聚焦文化事业,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红色文化”品牌。依托“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结合杨家横三战三捷、鹏山阻击战等红色文化资源,规划钢城区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运营钢城区红色文化纪念园,建设石湾子国家级红色村庄,打造省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二是塑造“乡村文化”品牌。依托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寄母山林场自然资源,投资2亿元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中国钢城·寄母山文化艺术乡村”,打造森林康养度假旅游打卡地。三是创建“历史文化”品牌。依托“牟国古城遗址”,保护传承赵家泉村牟国遗址文化资源,挖掘编撰史实资料,招引社会资本建设仿古古城、文化展厅等设施,打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