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街道半年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2023年度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汶源街道办事处)
汶源街道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立足自身实际,聚焦重点任务,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工作实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上半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承压行稳。上半年,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承压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1-5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9万元,同比增长9.3%,预计6月份当月完成810万元,预计上半年完成9109万元,实现“双过半”的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3.99%。1-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5.24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6.91亿元,同比增长2.2%,预计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0.7%;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15%,预计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51亿元,同比增长154.6%;限额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1%。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汶源街道现有区级重点项目8个,市级重点项目4个,区级重点项目中,海德高中项目已完成二次公告公示,正在按计划节点推进;钢城区汶源住宅品质提升项目正在进行场平施工;子奥机械配件加工项目、柏瑞环保年加工12万吨钢铁板材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市级重点项目中,滨河天境商居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内墙粉刷和回填土、绿化,第八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等正在按节点推进,齐鲁源产业融合项目,目前一期露营基地、百合种植园已建设完成,二期项目正在进行方案编制和图纸设计。
(三)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成立“同心源”党建联盟,规划建设“汶水源”“桃花源”“齐鲁源”三线产业集群发展带,目前,不觉晓▪露营基地、百合种植园落地;柿子峪美丽乡村、杨家大峪16个高标准大棚开工建设;樱桃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东王家庄草莓、杨家大峪煎饼和原麦馒头已打出品牌,南金水河蘑菇种植初见成效。
(四)民生保障平稳有序。金鼎便民市场、友谊路广场中心市场改造已开始施工,正在按照计划节点推进;新建金水花园、樱花园、丈八丘桥南便民市场3处;4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预计雨季之前可全部完成;7个小区老旧管网改造正在按照工程节点有序推进;大汶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原定建设任务已完成,正在按照建设要求推进游乐园地段协调工作;黄庄河治理和官庄公墓正在按照计划节点有序协调推进。“午餐协商会”机制成果显著,先后解决钢城区首部电梯加装、金鼎北区房产证办理等12项难题;社区党建品牌“有汶必答”正式发布,所有社区实现党建品牌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企业体量小。截至目前,辖区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仅2家,对辖区经济的总体撬动作用不明显。二是对莱钢依赖性较大。辖区企业多数与莱钢有业务合作,受莱钢效益影响较大。二是服务业产业结构单一。街道辖区内服务行业主要集中在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三是竞争力不足。辖区内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大,整体规模偏小,企业抵御风险和融资扩张的能力也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三、下半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升发展效能。一方面稳增收。支持和保障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营,及时回应诉求,解决难题,巩固现有税源。另一方面挖潜力。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禀赋,积极洽谈引进总部经济,重点围绕蜜桃、樱桃、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和打造田园综合体等农文旅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包装。
(二)加大运行调度。一是密切关注各项经济指标。提前预判研判,及时与企业沟通交流,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建立在库企业监测预警机制,对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数据下滑严重企业,开展有针对性帮扶,协助企业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助企纾困政策宣讲工作,对于相关符合的领域,及时协助企业进行申报。二是加大“升规纳统”线索挖掘。对于上级推送的线索及时核实,加强与税务、统计各部门的对接,对达到纳统标准的企业,尽早实现升规纳统,补齐餐饮业短板,为全年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做好企业帮扶。领导干部包挂,成立由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的联系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对负增长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分析原因,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并跟踪反馈,督查问责。培育筹划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企业帮扶专项工作,加大对入规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奖励力度。
(四)抓实项目入库。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摸底排查工作,对尚未纳入统计的投资项目要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尽快协助银座和美酒店项目完成个转企;协助恒荟城易良足迹项目完成新公司注册;协助齐鲁源项目办理立项手续;加快推进子奥机械配件加工项目施工进度,尽早达到纳统要求,实现纳统。尽快协调解决第八人员医院医技楼项目因立项主体与合同主体不一致导致无法入库问题,争取申报一个入库一个。狠抓项目开工力度,对海德高中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前期存在问题,尽早实现开工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新的增量,缩小与去年差距。
(五)优化社区治理。一是推动社区品牌动能与治理效能相聚合。围绕“一居一品”,突出特色、突出亮点,总结提升先进经验,巩固拓展“有汶必达”品牌影响力。加强对网格员的培训、监督和管理,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巡查、报告、解决、督查”工作机制,优化网格员考核考评办法,推动网格化管理提升效能。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清单化调度社区品牌创建重点工作任务,完善红黑榜工作机制,健全奖惩措施,切实推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三是按照“以城带乡、以乡养城”的发展思路,结合“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实际,加大9个城市社区和村结对帮扶力度,走好“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六)推动乡村振兴。一是依托不觉晓露营基地、霞峰民宿、旅游大道等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聚力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各村的主导产业,形成协同配套的产业体系。二是继续推进“汶水源”“桃花源”“齐鲁源”三线的建设。“齐鲁源”线结合柿子峪美丽乡村建设,以不觉晓▪露营基地、百合种植园为依托,依托历山抗日旧址、黄庄起义记忆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继续拓展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的建设。“汶水源”线,打造生态旅游景观廊道,依托旅游大道沿线村庄特色,建设观景台,构建联通景观、贯通全域的交旅融合网。“桃花源”线,深化桃花节、樱桃节、草莓节等节会活动,完善冠世桃源景区,建设黄花峪茄子峪樱桃小镇及高标准民宿,提升旅客接待能力。三是挖掘品牌价值。以“产业支撑+文化助推”的模式,加大节会活动的举办力度,实现文旅跨越式发展,建设“婚庆一条街”和南北金水河村新业态街区,深化“舜耕历山”文化品牌、“食在汶源”饮食品牌、“汶源有礼”农产品等汶源特色品牌,全面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民间艺术、特色文化、饮食文化,推动“汶源十看”“汶源十吃”特色资源的宣传推介,着力打造汶源美食、汶源果品、汶源文创统筹融合的地域品牌。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