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关于钢城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81号“关于提升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10

代表提案者

陈伟顺

会议届次

钢城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提升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的提案

建议提案编号

114081

承办单位

区应急局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5-07-10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陈伟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村(社区)作为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防范化解风险、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当前我区村(社区)面临自然灾害频发、老龄化严重、小微企业和 “九小场所”密集等现实挑战,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既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全域应急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针对您的提案,结合我区安全管理现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织密基层网格,打通监管末梢

为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隐患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延伸到最底层,打通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村居(社区)网格员“安全管家”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区级-街道-村居(社区)-网格”四级监管体系,将全区划分为351个网格,配备423名网格员,覆盖重点企业、“九小场所”等5451家生产经营单位,实现监管无盲区。制定15项网格化制度措施,明确网格员“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宣传培训、应急处置”四项职责,推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机制,制定检查计划,建立隐患台账,复查整改验收,压实网格责任。

二、建强应急队伍,提升处置能力

为提升基层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对全区261名灾害信息员开展系统化培训,内容涵盖气象预警信号解读、地质灾害初期识别、应急信息规范填报、群众转移路线规划等,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模拟”方式,确保信息员能在10分钟内完成险情初步研判、30 分钟内完成信息上报,今年以来累计上报有效灾害预警信息237条,为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撑;指导5个街道建立了不低于3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在各街道均设立了应急联防救援站,每站标配应急救援车1辆、应急照明设备20台、救生衣50件等装备器材,部分站点增配冲锋舟、无人机等专业装备,形成“平时备勤、战时联动”的基层救援力量体系;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每月组织2次自然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地质灾害点、低洼易涝区、老旧房屋等区域,今年以来累计排查隐患53处,全部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已100%整改到位,整改过程同步录入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实现“排查-整改-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

三、深化宣传教育,筑牢群众防线

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方式,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农村大集、社区广场活动,组织16场安全宣传和专题咨询活动,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伤口包扎等实操技能,吸引群众驻足参与,逐步提升大家对防灾避险基础常识的了解,推动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充分利用商场、广场、车站、学校、医院等场所电子显示屏,开展常态化“亮屏行动”,滚动播报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技能,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人人学安全、人人讲安全”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安全宣传、专题咨询等活动156场次,发放各类明白纸6000份、宣传资料6万余份,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

济南市钢城区应急管理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