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关于钢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01号“ 关于在延续城市文脉中推进城中村改造”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16

代表提案者

段萍

会议届次

钢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 在延续城市文脉中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提案

建议提案编号

113001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办理方式

会办

答复时间

2024-08-09

办理类型

B

答复内容

段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在延续城市文脉中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城中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多样性,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其独有的文化、历史、自然特征面临被“改造”或消亡的境遇,如何留住城中村特有的文化风貌,是一个严肃且重要的课题。

一、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传承

一是做好文化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属地基层文化部门要积极走访、调研、座谈,深入挖掘地方戏曲、剪纸、绘画、雕塑、木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遗名录,详细记录汇总、留影存档,为推进城中村改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好基础。二是对有保护价值的城墙、石碑、石刻、牌坊、古树、名泉、名巷、老屋等加大保护力度,绝不能随意拆除和损毁。三是全力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讲好艾陵之战、莱芜战役、棋山柯烂、李逵寄母、“爱民知县—吴来朝”等历史文化故事,把红色文化、冶炼文化、优秀乡文化等钢城特色文化元素融进作品中。加大对人才培养、文化传承、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扶持,推出具有本土历史底蕴、风土人情的文艺精品,积极向更高平台推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开展民意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就城市更新中涉及的文化设施、建筑、空间的改造方案向本地居民问计寻策,力求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建设方案。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等主题功能空间,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提高环境的美观性和服务的便捷性。三是积极建设非遗展厅、非遗传习场所或非遗体验馆,打造非遗文化传承阵地。

三、加强资源整合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结合钢城旅游资源普查和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全面摸排、梳理全区文旅资源,分析研究文旅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发展思路和方向。二是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景区化村庄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星级旅游饭店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钢城旅游,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景区化村庄,发展一批民宿集聚区、乡村酒店和星级旅游酒店。三是通过外引内联,深化内外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合作交流。“外引”: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特别是市内兄弟区县的合作交流,在文创产品开发、旅游推广、产业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内联”:加强与区农业农村局、商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举办系列文旅节庆活动,进一步提振消费,聚集人气,将“流量”变为“留量”,让城市软实力“叫好又出圈”。四是加强人才培育。每年开展民间艺人技能培训,选派优秀民间艺人参加各类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不断壮大民间文化演艺队伍。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和经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以人才赋能钢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钢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