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钢城区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1-3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5.9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业)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0.2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47%;非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9.33%。
一、重点行业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中有降
目前全区共有规上物流企业18家,1-3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0.28%,增幅较1-2月下降6.17个百分点。18家物流企业,正增长的有8家,这8家增长的原因是引入新客户,导致的收入增加;另外10家企业都呈下降走势,其原因还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客户流失,企业业务量下降。
(二)商务服务业发展持续低迷
全区共有商务服务业企业6家,1-3月份实现营业收入0.24亿元,同比下降38.16%。6家企业有2家劳务公司受山钢合并裁员的影响巨大,分别下降43.54%和59.51%。
(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量稳步上升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月份营业收入0.54亿元,增速同比增长38.7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1家公司,该企业一直保持增长势头,1-3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5%。
二、当前需关注的问题
规上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行业结构有待提升。
(一)从现有的39家规上服务业分行业大类来看,物流业18家,占比46%排在首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6家,占比38.5%,其中的商务服务业企业6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家。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两个行业大类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相对于人口居住区来说该行业大类规上单位的数量显得较为单薄,也反映出钢城区服务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从我区服务业内部构成来看,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较少。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区产业结构以工业经济为主,三产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真正具有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经济规模大的新兴服务业数量不多。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