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年度劳动开展情况的总结
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
2023-11-13

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年度劳动开展情况的总结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年度劳动开展情况的总结

自今年三月,全区教育系统举行四“泉”行动启动仪式后,我校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创设育人环境、搭建育人平台,提升育人品质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现将一年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辟劳动教育途径,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一)依托校本劳动教材开展劳动教育。

我们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行知园,并在基地一角建立了温室大棚,编写《二十四节气里的行知园》校本劳动教材。依托《二十四节气里的行知园》校本劳动教材,学生先学习劳动知识,然后在行知实践园里跟着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共探藏在节气里的农事文明,在节气学习与实践中积累劳动技能。

(二)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走进“行知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三)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学校每学年设立“跟着节气学农事”劳动实践月活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

二、重要举措

1.学校接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总结提炼形成“浸润习养•多维融合”行知劳动育人理念。强调在环境熏陶、体检感悟、反复实践、内化养成中润养心灵、润美行为、润泽生命,实现学生劳动、知识、技能进阶发展。

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至善”校园文化为主题,以校内活动、校外实践等多个维度为主体,以教师、学生、家长责任共担为撬动机制,以学校、年级、班级联动为落实机制,创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全域闭环“行知”劳动育人体系,形成“共情、践行、内省”并行的多模态劳动育人实施模式。

3.为实现精准育人目标,学校以激发内驱力为核心,创生“创设环境——关注需求——搭建平台——尊重选择——提供支持”赋能运行链,让环节对接起来,资源流动起来,场域贯穿起来,给予学生实践自主权、体验式成就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唤醒,助力丰盈其自我成长。

4.不断深入探索“行·知”劳动实践育人体系开展路径,贯彻落实2022劳动新课标理念,总结提炼形成劳动教育“三养四会”目标和途径。

5.本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提升不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劳动素养,实现劳动体验梯度化、人性化和日常化,开展评选“金榜小农夫”等活动,做到真重视、真劳动、真保障。

三、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学校统筹协调,各科室通力配合,加强劳动师资配备,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加大劳动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劳动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课程保障——实施中小学劳动课程教育。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团队,负责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与落实,对劳动实践实施项目化长程管理,把科研能力和实践性学习作为提升劳动教育品质的突破点。

3.资源保障——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行知园”,建立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4.评价保障——建立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学校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实践情况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5.安全保障——强化安全保障。学校要加强师生劳动安全教育,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及时排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建立劳动实践场地安全应急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劳动安全。

四、活动实施效果

1.依托“行知园”劳动基地建设,跟着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教学生初步掌握“播种、田间管理、采摘收获”等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

2.提高“行知园”劳动基地育人功能和课程服务水平,通过“立夏斗蛋、夏至立杆”等经典民俗游戏、吟诵农事歌、阅读《一园蔬菜成了精》等绘本和《鸟奴》等动物小说,在行知园劳动基地饲养鸽子、小兔等小动物,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出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3.充分发挥了“行知园”劳动基地的示范作用,通过校内劳动基地“行知园”的实践劳动,在“探春、嬉夏、品秋、暖冬”等劳动主题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生在劳动中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存在问题:劳动教育者观念薄弱。劳动观念薄弱不仅体现在教师,还体现在家长的观念意识上。在应试教育的趋势下,许多教师和家长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劳动及其他教育问题,一切事物由家长全权代劳,因此孩子的劳动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大,一直许多劳动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2.今后打算: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我们必须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根基,社会为助力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1)首先,体现在家庭教育中,要改变保姆式的教养方式,注重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自觉保持个人书包、房间的干净整洁,教师应多与父母交流沟通,可通过向家长发放“家庭劳动参与卡”,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状况,如孩子一周主动扫地、洗衣服几次。

2)其次,学校为让父母更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应多举办有关劳动的亲子活动,如共同参与植树造林、修剪草坪等活动;最后,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力渗透,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

95

信息发布总数

28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