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学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南翼千亿精品钢基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旧动能转换,南北齐驱。作为“南翼增长极”的钢城区,依托丰厚的钢铁资源,不断在流程再造、工艺提升、产品升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背靠莱钢的优势,紧紧围绕“培育龙头、企业配套、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思路,促进钢铁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不断向下游延伸,形成了以精品钢生产、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板材加工、制管等为代表的精品钢生产及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围绕打造千亿级精品钢产业集群,持续推动向下游和高端延伸,打造钢铁新动能的“济南样板”。
一、产业现状
钢城区精品钢产业链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其中生产企业1家、深加工企业55家,钢铁产能1290万吨,深加工能力350万吨。2019年精品钢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
1、精品钢产业链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具有年产1290万吨钢合规产能的大型钢铁企业,钢材产品主要有型钢、板带、优特钢、钢筋四大系列。其中山钢莱芜分公司特钢事业部具备年产350万吨钢、210万吨优特钢材能力,是国内大型特钢企业,山东省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用钢、超临界电站锅炉用钢、风电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非调质钢、工模具、轧辊用钢、石油管线用钢、轴承钢及矿山机械用钢、铁路用钢。主要用户为:一汽、中国重汽、十堰东风、瓦轴、沃尔沃、卡特彼勒、山推、青岛四方、洛阳一拖、青州建富、淄博格尔、天津天海同步器、山东温岭精锻、伊莱特重工、太原重工、江苏常宝钢管、江苏诚德钢管、万里扬、大连金雕机械、大连恒祥、山东五征、淄博锚链、黄岛系泊链厂等。结合特钢系统自身装备及管理短板、产品结构现状、下游市场需求及对标等情况,重点以“齿轮钢创品牌、轴承钢求突破”为发展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水平、打造莱特品牌,特钢事业部积极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先后进行了总投资5.8亿元的中型轧钢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78亿元的高端制造装备用高品质稀土特殊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配套项目、总投资124.25亿元的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系统优化升级改造项目等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为打造千亿级精品钢基地奠定了基础。
2、原料供应链
以鲁碧建材、九龙耐火材料、银山耐火材料等为莱钢配套企业,重点在企业技术改造、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山东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炉用环保功能型新材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山东银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铝碳化硅复合新材料生产线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进展调度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3、精深加工链
加快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对邦巨、润金工贸、泰金斯铸造、方圆制管等钢铁精深加工企业,引导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谋划新上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扩大规模总量。全力加快经济开发区“双创智慧产业园”建设,依托园区积极发展新上钢铁精深加工中小企业,扩大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
4、粉末冶金链
以莱钢粉末、上汽粉末为龙头,抓好现有15家粉末冶金规上企业的规模提升,重点依托莱钢粉末技术产品优势,大力发展3D打印粉、高速钢粉等高端产品。加强对外招商,瞄准首都功能疏解进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对河北等地的招商攻势,积极引进一批粉末冶金大项目。大力改进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依托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技术优势,引导企业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5、汽车零部件链
目前,钢城区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2家。下一步,千方百计把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汽车总成生产,重点依托现有汇锋传动、温岭精锻、中兴汽配、上汽粉末等骨干企业,筹建车桥总成、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等总成项目,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扩张。对现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在提质、提效益、扩量上下功夫,逐步建成全国规模较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6、资源综合利用链
借助钢城作为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优势,依托鲁碧建材、泰东实业等龙头企业,加强莱钢“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善钢城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谋划落实好投资20亿元的氢能源以氢固炭项目,把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7、钢铁物流链
全区仅钢铁物流运输产业的容量为5000万吨。以鲁中物流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建设具有现代水平的山东钢铁物流交易中心。按照“公改铁”的要求,争取上级支持,加快铁路运输专线建设,加大铁路运输量,提高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
二、今后工作措施
1、加大服务保障。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由区领导带领有关部门,不定期赴企业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
2、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根据《济南市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济南市促进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投入普惠性奖补政策实施细则》、《钢城区关于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33条意见》等惠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对符合奖补政策的项目及时兑现,激发企业自主投入的积极性。
3、加大人才保障。加大钢铁深加工业人才培养、引进和培训力度,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依托我市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等,大力推动企校合作,强化在职职工培训,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特色鲜明、专业合理、管理规范,集科研、教学、就业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济南市钢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1日
单位负责人:刘汉兵
联系人姓名:王营
联系电话:0531-768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