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构建“四联机制” 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
区法院
2025-07-14

构建“四联机制” 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为更好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前沿阵地作用,钢城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联机制”建设为抓手,通过提升调解效能、凝聚多方合力、实现数字赋能、强化宣传力量等举措,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一是“庭室”联动,实现纠纷化解双推进。在法庭设置特色调解室,配备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调解工作,打造“指导法官+调解员”一体式矛盾化解队伍。综合利用“三步调解法”“背对背调解法”等调解方法,使调解员真正担当起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律服务“热心人”,坚持情理法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将更多的纠纷妥善化解在萌芽状态,2025上半年案件调解率38.21%

二是四方联合,凝聚纠纷化解大合力。不断完善“法庭+”工作机制,由“单打独斗”转为“协同作战”,逐步建立“纠纷联调联解”工作路径,充分联合街道办、人大代表、行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四方”力量,通过开展联席会议等方式,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优势、专业优势、群众优势,深度参与案件调解,共同出谋划策,形成多元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在某物业合同纠纷案中,充分利用法庭社区工作站点的地缘优势,将矛盾纠纷解决端口前移社区进行调解,既实现了物业费缴纳,又解决了业主核心诉求,最终5起案件撤诉,4起案件成功调解其中,针对某小学对物业服务的特殊要求,法庭联合街道综治办、社区、教育局形成联动合作机制,成功解决纠纷。

三是时空互联,提升纠纷化解新效能。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枫桥法庭”建设,构建“云调解+云服务+数据研判”立体化纠纷化解体系。以云调解突破时空限制,依托互联网法庭,实现线上沟通、视频调解,2025年以来,通过互联网调解成功化90余起纠纷。强化云服务降本增效作用,综合运用网络查控系统,精准提供财产保全服务,实现以保促调,提升纠纷化解效率2025年以来,通过网络查控实施财产保全464件,精准查控10525余万元。加强数据研判,充分利用法答网、案例库等平台权威案例和解答进行释法说理,通过类案检索帮助当事人预测诉讼结果,从而实现定分止争。

四是宣传联通,打造纠纷化解新矩阵。坚持送法上门,开设定制式枫桥法治讲堂,聚焦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法治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订单式”普法活动,去年以来,到企业、学校、社区等进行法治宣传15次,让法治意识走进群众心中。坚持开门“纳谏”,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法律工作者、群众代表等“零距离”观摩庭审,面对面座谈交流,积极听取意见建议,改进并完善法庭工作。拓宽宣传半径,充分运用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法治宣传,《法官上门 坐上马扎解心结》等稿件被法制日报等媒体报道。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法院

148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