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关于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会议精神及我区工作情况的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一、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会议精神
9月20日下午,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会议要求,一是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从讲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四好农村路”。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资金保障、管养水平提高、通行效率提升、示范引领等方面着手,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制定具体措施,在资源利用、体制机制提升上下气力、出实招,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二是要开拓思路、争取资金,确保完成“四好农村路”年度建设任务目标。要对照任务指标逐项排查,积极开拓思路,学习钢城区的优秀经验做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要深入分析制约项目推进的其他原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三是要健全机制、长效长治,推动“四好农村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双车道公路建设和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通行质量;要持续确保路网安全畅通,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逐步向村道延伸;要持续抓好旅游公路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通达旅游景点“最后一公里”的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模式,健全组织责任体系,完善会商协调机制,优化要素保障机制;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建养机制,加快培育健康有序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建立起“共建、共享、共养、共赢”的长效养护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革成果,不断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要进一步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多种运力共同配送。
二、我区“四好农村路”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城乡交通运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四好农村路”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撑和重要保障来抓,结合钢城实际,提出了“主干路网改造升级、提升品质,毛细血管延伸通达、疏通保畅”的总体工作思路,与平台公司和银行联手,破解资金难题,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07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98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和万人拥有公路里程分别达到210公里和37.9公里,县乡道三级路率达80%,优良路率达91%,均居全市前列。
一是高点定位。与山东交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山东交通学院钢城综合研究院,共同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二是破解难题。针对制约公路建设的资金瓶颈,积极探索政企银融资新模式,与民生实业、莱芜农发行紧密合作,有效利用长周期低成本贷款投入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自2022年以来,先后两期融资10.6亿元,破解了资金难题,加大了建设力度,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78条261公里,村内道路白改黑32万平方米,投资规模、建设项目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连续两年获得“全市交通运输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荣誉。三是深度融合。坚持把“四好农村路”与旅游开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规划建设了寄母山、九龙山、旋崮山等3条旅游公路,连同前期建设的棋山旅游路,形成了一条总长73公里的连通“山水林桃”四大景区、贯穿钢城全域的“醉美”乡村旅游线路,培植发展起棋山温泉、寄母山海棠园等各类农文旅项目20余个,直接带动沿线49个村的经济发展,树立了钢城旅游公路的品牌。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全国农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案例。四是专业养护。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市场运作、专业养护”的指导思想,每年招标确定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实施大中修工程,每年一次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五是科学运营。依托安全畅通的“四好农村路”和覆盖城乡的公交线路,深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先后建成镇级共配服务中心2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0处,提升了快递进村的质效。今年8月9日,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实地观摩了辛庄街道共配中心以及乔店村智能无人快递配送,我区作典型经验介绍,成为全市快递进村工作的典型。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近三年来农村公路集中建设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由建设为主向养护管理为主的转变,提升品质,树立形象,打造品牌。工作目标是积极争取市交通运输局支持,紧跟并研究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创建政策,以全国示范县创建为主线,对标创建标准和要求,利用好莱芜农发行贷款资金,补短板强弱项,优化路网结构,推进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干线公路互联互通,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功能齐备的农村公路网。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对农村公路重要性的认识,把“四好农村路”工作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切实抓到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压实县道区管、乡村道街道管的责任,形成共同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二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监督指导各街道(功能区)落实农村公路专项资金使用,增加财政预算并利用专项债、融资等方式吸纳资金,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同时优化资金分配,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效益,完成任务目标。
三是实施提质增效行动。重点推进农村公路窄改宽、路面状况改善、安全防护等三大工程,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每年规划实施5-10公里的窄改宽工程,20-30公里的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0公里的安防工程。
四是健全养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区、街道、村三级“路长制”,实现全区三级路长全覆盖,推动农村公路智慧管养新平台建设,形成区域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特别是用好省级补助资金,强化公益岗建设,按照养护里程,设置190个公路公益岗,做到区有路政员、街道(功能区)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五是抓好农村公路运营。坚持“农村公路+”的发展理念,以路为轴,深度融合,通过精心规划和运营,串联起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元产业,让“四好农村路”成为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加强“客货邮”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农村客运和邮政快递、农村商超、便利店等资源,建成覆盖全区6个街道(功能区)的综合共配中心以及中心村站点,满足农村群众快递进村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是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和路政执法。指导督促各街道(功能区)加强公路及沿线村居的清洁、绿化和美化,加大公路扬尘治理力度,确保公路沿线环境整洁。加强对公路用地范围内非法设置涉路设施、非公路标志、搭建物、堆积物、占道经营等行为的查处整治;严格道路挖掘审批管理,规范挖掘修复施工,确保恢复质量。加强路域环境整治考核,兑现落实奖惩政策,保障整治效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