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回放:区政府召开第十九届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
字号:
大 中 小



会议时间:2025年4月30日16:00
会议主持人:程学锋
会议地点:区机关办公楼九楼常务会议室
出 席:程学锋 高 宇 张合峰 崔 波 陈 智 孙春莹 张鹏忠 刘方永
请 假:王玉山
列 席:栾贻海 吴茂平 杨双林 李念雪 颜培虎 孙 涛 梁 升 杨京坤 卢翠苹 张延国 刘永祥 张延玲 吴茂呈 温慧生 何建平 王仕春 亓学富 王 平 陈茂森 李桂义 马庆刚 葛现军 孙守彬 李淮河 李传明 程 彬 赵方敏 魏如彬 付兴华 赵希军 张升云 边永亮 王志强 朱路军 孙 波 李传珍 秦 鹏 殷锡华 岳文波 毕 垒 吴 波 陈茂金 李 超 王 凯 吴艳芹
会议进程回放:
2025年4月30日下午,第十九届钢城区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在区机关办公楼九楼常务会议室召开,区长程学锋主持会议。
16:00【区委副书记、区长程学锋发言】
请区政府办公室传达学习《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区纪委监委机关汇报《关于上级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部署及我区贯彻落实意见》。
16:01
区政府办公室刘方永同志传达学习《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16:10区纪委监委机关杨双林同志汇报《关于上级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部署及我区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群众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大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一严到底的决心、动真碰硬的举措,狠抓落实,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会议要求,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严的标准、硬的措施、实的作风,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线索,对照“是否存在过关心态”“是否做选择性落实”“整改是否落实到位”等重点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形式主义、全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要强化纪律约束。要以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刻吸取近期中央、省市区通报问题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深入查摆本领域、本行业、本系统突出问题,加强思想引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刚性约束,坚决守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铁规矩、硬杠杠。三要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要扛牢主体责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民生痛点难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细化举措、精准发力,深入摸排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解决行业顽疾,形成管长远的常态长效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16:25【区委副书记、区长程学锋发言】
请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区商务局)汇报《关于2025年全区商务工作情况》《关于<钢城区提振消费实施意见>起草情况》。
16:26
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区商务局)朱路军同志汇报《关于2025年全区商务工作情况》《关于<钢城区提振消费实施意见>起草情况》。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商务工作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科学准确把握商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商务平稳运行、稳步增长。二要聚焦工作重点。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商务领域重点指标,深入开展促消费活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体系,抓好主体培育,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要抓好政策落实。要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牵引带动作用,结合区情实际,加强研究谋划,用活增量政策,用好存量政策,常态化推进落实,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会议确定,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区商务局)对《实施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以区政府文件印发。
16:50【区委副书记、区长程学锋发言】
请区农业农村局汇报《关于2025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16:51
区农业农村局李传珍同志汇报《关于2025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三农”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真正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高效发展。会议要求,一要保障粮食安全。要把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二要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抓好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要抓实产业发展。要以“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为重点,改善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引进先进种养植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四要优化人居环境。要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大农村供水、道路、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风貌连片整治、设施连片规划、土地连片利用,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五要加强三资管理。要聚焦关键问题、重点环节,摸清“三资”底数,紧盯农村财务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农村集体债务、农村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严格资金管理,明晰资产边界,规范资源使用,持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