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字解读: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钢城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11371203K21349522D-A/2023-6403418
钢城区人民政府
2023-05-12

文字解读: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钢城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政策背景

济莱区划调整后,钢城区没有自己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日趋严重,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实践和要求看,亟需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响应体系,因此出台《钢城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十分必要。

二、决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三)《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四)《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五)《山东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办法》

(六)《山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七)《济南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八)《济南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九)《钢城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出台目的

为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明确职责、程序清晰、重点突出”的原则,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参考近年来我区气象防灾减灾成功实践经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响应体系。

四、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响应体系,当可能发生或已发生大范围灾害性天气并造成重大灾害时,由区政府统一指挥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是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灾害性天气分析研判与预警,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数字化水平。

三是统一发布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信号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防御指南和发布单位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向社会发布或解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本辖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传播管理工作。

四是做好预警联动应急响应,当灾害性天气来临或发生时,气象部门应当加强监测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服务需要,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含雷雨大风)、沙尘暴、高温、低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道路结冰、干旱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应急响应工作。

六、关键词解释

预警信号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蓝色预警信号(Ⅳ级)、黄色预警信号(Ⅲ级)、橙色预警信号(Ⅱ级)、红色预警信号(Ⅰ级)。

台风是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含)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含)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含)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6毫米(含)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对农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会对农业、果树、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七、群众防范和应对措施

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预警信号是防范气象灾害的第一步,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及时获取气象预警信息,了解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强度等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可以通过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加强房屋安全防范、加强交通安全防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减少灾害影响,保障自身安全。

八、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济南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处

联系人:卜庆雷

联系电话:0531-7626913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

16625

信息发布总数

946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