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腊月二十五,颜庄大集,一股浓烈的年味将市民游客包裹。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这哪里是大集,分明是一幅活生生的民俗画卷!
“年集上的豆腐,卖得快着咧!”刘大姐的浆豆腐摊前,顾客络绎不绝。前一晚忙活准备的12包豆腐,3个小时不到,就只剩下3包了。
刘大姐笑得合不拢嘴,手里的铲子一刻不停,年味在忙碌中愈发浓厚。
转角处,修鞋的杨大爷四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地坐在路边。将工具摊开,不需吆喝,顾客自来。这份信任,是时间的沉淀,也是人情的温暖。
鱼摊前,温馨一幕正在上演。鱼贩大哥在杀鱼间隙,不忘为旁边“体验生活”的小谭兄弟揽客:“看看人家的小金鱼,过年摆在家里,多喜庆!”原来,12岁的小谭跟着哥哥沉浸式体验赶年集,从买方变身卖方,虽然已赶了4个年集,还腼腆得不会招呼客人。鱼贩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索性化身“代言人”,帮了小谭的大忙。
漫步集间,眼见人家买的菜新鲜诱人,便上前一问,得到的必是热情回应;转角偶遇旧邻老友,几句寒暄,笑语盈盈,又被人潮挤散……这份随意与亲切,是颜庄年集独有的魅力。
瞧,那位大妈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脸上洋溢着笑容;这边,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咬在嘴里,满是欢喜。每一个摊位,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个笑脸,都是年味的注脚。
颜庄年集,不仅仅是买卖的场所,更是人情的交汇处。在这里,年味和人情味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幅温馨而又生动的画卷。来颜庄年集,赏一赏人间烟火,品一品乡土人情,让大年的记忆,在这里定格,在这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