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六位一体”打造“极简审批”钢城模式
发布日期:2022-05-31 17:16 信息来源: 钢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现在办个事儿简直太方便了,以前到处跑、找人问,材料准备不全还得跑好几趟,现如今在家喝喝茶的功夫证就寄家来了,真利索!”办事人秦先生高兴地说。家住济南市钢城区的秦先生计划办理住所为新泰市的个体工商户设立业务,通过钢城区智惠导服平台小程序人工客服咨询后,“钢好办”管家迅速完成线上对接,商事登记组工作人员与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系后,采用了审批服务一体化模式,通过异地代收、全程代办方式,当即为秦先生办理了营业执照并免费邮寄到家,获得了办事人的热情点赞。

今年以来,钢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提高政治站位,积极立足发展大局,准确谋划定位自身,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2022年度“1353”工作思路,“六位一体”全力打造“极简审批”钢城模式。

一、三级联动,延伸审批点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体系。梳理95项办理频次高、风险低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至街道、村(社区),由街道、村(社区)初审、发证,区级实质性审核,实现审批三级联动,推动事项“下沉办”。今年在区、街道(功能区)、城市社区完成10台商务全能型和20台民生标准型自助终端布设工作,并将运行情况纳入考核,推动事项“多点办”“自助办”。梳理29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上架“爱山东APP”,手机端登录即可办理,实现零跑腿办事、不见面审批,推动事项“网上办”。

二、部门协同,整合审批链

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梳理“双全双百”工程40个场景 257个事项,按照“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的总要求,配套完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设置“一链办理”窗口,梳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将整链条上的相关事项、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基本流程等进行整合,编制100个主题事项办事指南、流程图,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一业一证”覆盖面,推动“多证合一”,截至目前已颁发800余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23个行业。通过对审批事项及审批链条的不断整合,高效办成群众眼里“一件事”。

三、跨域通办,扩大审批面

扩大审批服务深度和广度,推动审批服务一体化。已实现“跨省通办”事项140项,“全省通办”事项314项。联合新泰市、沂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审批服务一体化模式,通过全程网办、专窗代办、多地联办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企业设立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互通互办。在此基础上,与青岛、日照、威海、临沂等所辖的11个县市区签署区域通办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加快体制机制、工作模式和优化营商环境上的改革创新。截至目前跨域通办累计办件量达352件。

四、数字赋能,提升审批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多措并举提升行政审批智慧化水平。开展“智惠导服”服务,线上第一时间帮助办事人解决办理材料不清、程序不明问题,截至目前,咨询回复情况响应率:99.69%,满意率:100%;工单按时办结率:97.5%;智能问答匹配率:97.89%。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现20类电子证照与纸质版证照同步制发,积极宣传引导办事群众下载并激活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当前下载量17083户,应用次数达 1540次。实施“视频勘验”模式,通过微信连线、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云踏勘”,更加灵活地方式和时间提高了办件效率,压缩了办件成本,破解了进场不便,专家会见难的困局。

五、帮办服务,优化审批效

打造“钢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全链条、亲情化帮代办服务。办事人将所需材料线上传递给管家联系人,然后提交管家团队,接着分配给责任管家服务人进行线上审批,由管家联系人负责反馈。针对不方便到场的特殊群众,由我局“巡回审批、流动服务”队集中上门审批,截至目前,上门服务23次、现场业务咨询600余件次。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精细化梳理惠企政策14条充实“惠企政策超市”,在企业每个阶段“无感精准推送”,巡回审批服务队开展上门审批时积极宣传推广,实现政策精准兑现,帮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六、“三减”改革,升级审批速

深化流程再造,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流程”改革。梳理并公示104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明确非核心可容缺材料328项。今年来已通过此模式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53件,容缺材料达200项。梳理并公示46项告知承诺事项清单,申请人可用承诺代替证明快速办事,达到“减证便民”目的。制定并印发“独任审批师”工作制度,确定独任审批师数量6个,通过职责合并,由“一审一核”改为“独任审批”模式,改变了原有重复、多层的审核程序,刷新了审批速度。

鲁公安网备:37120202000081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鲁ICP09079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