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征求意见稿)
- 征集公告
- 草案内容
- 起草说明
- 征集意见
- 意见反馈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做好老年人关怀服务工作,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我区实际,起草了《关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征求意见稿)》,现依法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1年4月8日前反馈至钢城区司法局。
联系电话:0531-75873069
电子邮箱:gcyfzqb@jn.shandong.cn。
钢城区司法局
2021年3月8日
关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
(征求意见稿)
一、我区养老服务业现状
我区现有老年人口6.9万人,机构养老床位300张,其它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1326张。如按民政部每千人35张养老床位标准计算,我区需提供床位供给10500张,缺口巨大。此外,区中心敬老院依托原汶源街道敬老院改造提升建设,区内还没有单独的养老福利服务中心,养老供给存在明显的短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养老设施建设要求,为提升我区养老事业发展水平,拟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
二、项目概况
钢城区养老服务中心拟选址颜庄街道东泉村,项目西侧临近大汶河,交通便利。该项目占地32.25亩,建筑面积22410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513张,总投资约2亿元。其中,利用原颜庄联中国有土地21.084亩作为一期建设项目用地,建筑面积14900平方米,设置床位353张,投资概算约1.1亿元;二期占地11.166亩,建筑面积7510平方米,建设床位160张,投资约9000万元。该项目主要面向全区特困和社会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兜底供养服务。
三、 建设运营模式
该项目已列入2021年全市重点民生保障项目和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拟由区民政局作为项目申报单位,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项目融资方面,区民政局申请2021年度中央债券4000万元,将在6月中旬拨付到位。同时,区民政局将积极申报上级无偿资金,缺口部分由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融资。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由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区民政局配合;项目设计招标、监理招标、建设招标由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并实施;颜庄街道负责将21.084亩国有土地无偿划转区民政局,以及一期、二期清表工作,清表费用由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承担;三条连接支路清表费用由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承担,道路建设由颜庄街道负责,区交通运输局按政策进行补助。项目手续办理和资金争取由各相关部门负责。
项目推进以规划审批为节点主轴,清表、土地收储转让、立项、建设施工许可,同步穿插进行,争取6月底完成图纸设计、审查后,启动建设招标手续,8月份动工,年底前完成一期土建主体工程。项目建成后,由区民政局将资产划转到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莱芜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托管运营,区民政局负责行业监管。
人口学家汤姆逊于1929年提出人口转变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口转变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由于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导致人的死亡率普遍偏高,因此即使出生率较高但人口总数却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第二个阶段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开始下降,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第三个阶段中家庭小型化、避孕工具的出现以及女性生育意愿的改变导致出生率下降,较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导致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但无论是出生人口减少导致的“底部老龄化”,还是死亡率下降导致的“顶部老龄化”都将使老年人口数量占比开始上升从而出现人口老龄化。因此,人口老龄化只是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32%,65岁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92%。“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转向中度老龄化。我国老龄化形势已然十分严峻,老龄人口规模大,高龄老年人口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照料负担。但随着家庭的小型化、空巢化带来代际间居住分离、照料成本上升以及子女照料意愿改变等问题,家庭照料资源出现短缺,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单一以家庭为主的照料方式将难以为继,老年人照料开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衰老将会导致个体生理机能和形态开始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我国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速快。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数量为124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5%,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6168万。此外,我国老年人失智率约为7.4%。2015年我国失智老人达到950万,约占世界总患病人数的20%,而到2018年我国失智症患者超千万,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因此,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化照料依然是急需发展和完善的重点民生工程。
老龄化已经是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趋势,山东作为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数量也相当可观。2010年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 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数量的9.84%,按照联合国的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山东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发展的老龄化以及日益严峻的高龄化趋势,形成了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
为促进全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25号)、《山东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年活动的通知》(鲁老办发[2010]8号)等一系列文件,在统筹养老发展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养老人才培养、营造“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丰富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群的正当权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从1953年到2010年六次济南市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济南市总人口规模从320.53万人增长到681.40万人,年增长速度为1.33%,年均增加6.33万人。而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由31.16万人增长至94.5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97%,年均增长1.11万人。由此可见,济南市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根据2020年济南第三季度民政统计季报表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9月济南市共有143家养老机构,共有17401张床位。
而从各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2000年济南市除历下区外,其余区县均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全部县区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下钢城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也趋于老龄化。2019年钢城区常住人口为3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9万人。钢城区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截至2018年年底钢城区新建养老服务中心4处,到2020年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0余家,养老床位2000余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23张,全区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养老机构的类型来看,钢城区现有的养老机构以供养型养老机构为主,缺乏养护型和医护型的养老机构,因此有必要建设区级以医养结合为主的养老中心,从而有效补充养老市场短板,满足本区老年人实际养老需要。
2018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莱芜两市行政区划调整,2019年1月16日济南市钢城区挂牌,从此钢城进入省会时代。因此钢城区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区内的养老服务业,为本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的同时助力济南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年人晚年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可以得到生活,而个体的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老年人晚年患病率大幅上升,因此医疗将成为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支出,而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困难老年人只能够尽可能维持个人生存,对于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却没有能支付能力。残疾老年人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从残疾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来看,残疾大幅度降低了老年人一生中可以获得的财富数量,到老年时期残疾老年人的财富累积远低于正常老年人,此外残疾老年人除了日常生活支出,医疗和辅具的支出相对较大。这类人群若没有政府兜底,其生活将完全依靠配偶和子女,若家庭成员无力照料,老人的生活质量将出现大幅下降,部分老年人很有可能将因病致贫,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从人文关怀、社会发展、文明城市建设等角度来看,有必要对经济困难老年人、残疾老年人实施兜底保障。
二、决策依据
(一)项目符合《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发〔2020〕7号)
《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各区县建设的养老服务中心纳入市和区县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争取到2021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补充钢城区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提高本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将惠及更多老年人家庭。
(二)项目符合《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字〔2018〕52号)
《意见》中指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部实行项目化管理,县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列入市级重点工程。
该项目属于钢城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能够为本区内的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以及专业化的照护,是完善本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项目符合钢城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21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问题导向,聚力兜底普惠,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本项目属于区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内的经济困难老年人、自理、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符合2021年钢城区民政事业发展方向。
三、出台目的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提升钢城区养老事业发展水平。
四、重要举措
该项目目前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三证一书,到位中央债券4000万,申请中央无偿资金1575万元,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下达指标;招标工作已完成,计划年底前完成一期土建主体工程建设。明年装修完善配套设施,计划2022年12月投入运营。
截止2021年4月8日,征集期内未收到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