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街道: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8-11-01 14:10 信息来源: 莱芜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特约记者 蔺相虹 通讯员 张海燕


秋收正当时,记者在长胜村长寿山家庭农场苹果采摘园里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采摘、装箱。管理苹果采摘园的董纪国喜滋滋地对记者说:“我们这个苹果是富硒苹果,口感好,营养价值还高。”另外,董纪国还说:“从采摘园建立之初我就在这,见证了采摘园的发展,现在山上路也好走了,经常有来买苹果的,光上午一会儿工夫就卖了上千斤。”


杨家大峪村跟长胜村同属汶源街道,该村村民杨士玉高兴地说:“以前的路坑坑洼洼,俺就怕雨天,一不小心就滑倒,俺家种了十几亩桃,亩产4000斤左右,用三轮车拉,每趟只能装五六百斤,路修好后,大车可以开到田间地头来装桃,怪方便啊。”


这两个例子正是汶源街道不断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缩影。修路对于农村来说,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更多是为了让农村的产品走出去。


修建农村道路直接进村入户,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才能打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为此,街道先后投资2500万元,修路50余公里,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产业发展方面,汶源街道不断抓林果产业,立足本土资源,规划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建设了冠世桃花源。项目于2015年启动,以“源中园”为核心,新修、提升道路30公里,打造陶公阁、寿桃、寿山、入源牌坊等景点60余处。


产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为此街道不断引进农业发展新动能。招引昊坤果业落户汶源,7月份与昊坤果业有限公司联合组织果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高峰论坛,拉伸林果产业链条,为传统产业开辟新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汶源街道对于自己街道最负盛名的桃产业也是下了大功夫。近年来不断改良传统品种,建设桃博园,与山农大联姻,引进黑桃、白桃、绿桃、黄桃、红桃五彩品种10余种,打造“由寿共品,多彩汶源”品牌,重振“中国蜜桃之乡”的美誉”。


同时借助自身优势,发展全域休闲游。依托冠世桃花源景点以及丰富的山水林果资源发展,打造各类采摘园30余处,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桃花节及草莓、蓝莓、樱桃、葡萄等各类采摘活动,吸引本地、外地游客,促进当地经济收入,让老百姓真正走上致富路。


民生保障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汶源街道以实现农村和谐美丽为目标,不断致力于民生工程。


在精准扶贫方面,汶源街道科学规划了2016年—2018年扶贫资金420余万元,选取帮扶主体一个进行产业扶贫。截至目前,辖区内28个村成立扶贫理事会,成员104人。低保工作方面,2018年共评议农村低保户214户、386人,月发放保障金79654.8元;城市低保户27户、49人,月发放保障金16321.4元。教育方面,投资510万元的汶源中心中学操场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中、小学厕所改造5间。


此外,汶源街道不断通过抓项目建设促民生保障。今年以来,街道新开工项目6个,续建工程4个,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让党旗飘在一线”的原则,抽调56名机关干部进工作组,采用“一线工作法”,坚持一线办公,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记者从街道了解到,辖区内的金水河水库工程需整体搬迁两个村(沙岭子村、东王家庄村)、分散安置一个村(南金水河村),共搬迁居民565户、1372口人。截至目前,所有搬迁协议已经签订完成,沙岭子安置区场平工作全部完成,东王庄安置区场平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85%,计划2019年9月底,实施入住。


如今,汶源街道抢抓“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鲁公安网备:37120202000081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鲁ICP09079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