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城,这片以钢铁立城的大地,如何传承城市浓郁的文化底蕴,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汶水书院,一个汶水源头久经滋润的文化高地,一座凝聚钢城智慧的文化地标,应运而生。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传播、业务培训为己任,以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目标,充分依托市民业校、道德讲堂、干部讲堂等组织机构,发挥学术交流、文化推广的作用,在全区积极搭建一个学习、创作、交流的新平台。 2014年5月17日,钢城区汶水书院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书院先后邀请到12位国家级、省级专家教授在总院举办了12次大型讲座,和数次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及朗诵比赛;汇聚了市级以上专业人才32人,开展市民业校讲堂60场,区直各单位内部培训720场。截至目前,直接受众多达14200余人,对市民的道德建设、城市品位的提升及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名家讲坛》栏目专家陈兆杰作国学专题讲座。 讲学 没有藩篱 “这次报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进一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收听了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宋立林副教授在汶水书院作的题为“孔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告后,广大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汶水书院按照讲学“零距离”,交流“面对面”的要求,最大化地满足干部群众需求。 为加强师资力量,书院挖掘人才建设,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及各级党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前来讲学。从全区道德模范、各行各业宣讲人才、文化人才、教育系统中选拔授课人员,培养“土”专家。 在讲学内容上,书院广泛听取广大市民意见,选择大家关注度高、最想听的报告、讲座进行讲学。围绕“国学热”,先后邀请陈兆杰、曾继耘、宋立林等十多位国内知名教授举办国学经典、教育专题讲座,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等4位专家、学者来此举办为期3天的中华吟诵专家报告会。同时,注重实效,贴近生活。妇联的《婆媳关系处理宝典》等讲座,也深受喜爱和好评。 为扩大汶水书院受众,汶水书院形成了以总院(含道德讲堂总堂、干部讲堂、图书馆、史志馆、爱心e站)为中心,以九龙家园等7个市民业校为支干,以区直各部门行业培训为支点的学习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干部群众走进课堂,接受教育,形成了总院月月有讲座、市民业校周周有活动、部门培训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市民在钢城区图书馆看书。 藏书 敞开大门 三五成群,陶醉于幽幽书香。在钢城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办理借阅卡。据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已实现了采、编、流、检等各业务环节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并已形成有纸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和网上信息相结合的馆藏体系,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据统计,馆藏图书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历史等22大类中文图书,其年读者流通人次3万人,入藏文献2000多种,各种报纸、杂志200种。该馆先后被文化部评为“县级一级馆”,被省文化厅授予“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荣誉称号。 为更好地为市民读书学习提供平台,全区依托图书馆、地方史志展室等资源,搭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平台,拓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功能,为读者提供电子报刊检索、电子图书阅览等文化服务,以真正打造成百姓知识信息的集散地,群众终身受教育的学校。 为丰富馆藏,钢城区委党史研究室通过征订、收买、邮购、交流等方式,不拘一格地广泛征集地情资料。截至目前,馆藏资料多达1829种2730册,涵盖了图书、报纸、刊物、录像带和光盘。境内各类年鉴、地情资料征集、政府公告区域研究专著等,年度收藏率达100%。 为增强服务效能,方便社会各界查阅、利用资料,区方志馆从资料入库分类、编目,到日常保管、借阅,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并着力在馆藏资料的数字化方面下功夫,先后完成了境内旧方志、新出版的地情资料书籍等51种馆藏资料的数字化,形成地情资料多媒体光盘9种,实现了馆藏文献资料数字化管理和调阅及地情资料采编一体化、无纸化。 此外,钢城区现存有专业的心理学书籍、杂志150余册,适用于心理咨询的视音频资料55份,专业的心理辅导辅助设备,包括快乐芯心脏与心理健康管理系统、中小学生心理测评系统、最适合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工具——— 沙盘各一套,这些书籍与设备等全部面向区心理学会的会员免费借阅开放使用,以给全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 汶水书院校训 德爱 真知 善行 研究 广纳贤士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汶水书院于今年4月份组织开展了专题研讨班,引导领导干部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同是4月,汶源桃花节,桃花万里香。初见雏形的冠世桃花源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摄影、文学爱好者前来观光采风。据悉,汶水书院依托作家协会,邀请了省作协主席张炜等知名作家前来授课;依托摄影家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摄影展,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进行点评。 汶水书院凭借作家协会、书画家协会、心理学会等组织优势,不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起到了开展文化研究、教育推广的作用。书院成立之初,即分别举办了两场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一是莱芜市心理学会会长、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周晶作的“健康教育家庭心理疗法”专题讲座,为来自钢城区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的300多名观众普及亲子教育。二是在第二届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会上邀请大学教授毛明作了心理咨询知识专题讲座,对部分家长孩子的困惑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借助专家力量,汶水书院培养了40余名经过专业学习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举办了以家庭和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公益沙龙,将近200人参加并受益。同时为该区的心理咨询师及有成长需要的心理学爱好者和个人,举办了两期《幸福家庭和亲子关系》的工作坊,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婚姻家庭各种关系中存在的误区,感受到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的作用,让更多的未成年人间接受益。 交流 相互提高 慷锵有力的语句、激情澎湃的情感、热情洋溢的表达……近日,由钢城区卫计局举行的全区卫生系统护士节演讲比赛,在展示一线工作者风采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有11名一线护士用身边的人和事诠释着护士职业的神圣和伟大。这种宣讲活动仅仅是汶水书院百姓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起到学习交流,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汶水书院不仅组织一批又一批教育文化专业人才(其中不乏来自清华、北大及各级党校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讲座,还组织全区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进行宣传。 “百姓宣讲这种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所到之处,无不掌声一片,无不笑声不断,感动的泪水不断。”汶水书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流,可用“百姓讲、讲百姓,百姓听”来概括。它由道德讲堂、干部讲堂、爱心e站、青少年培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机构组成,并在各镇(街道)及部分社区、中心村设立基层教学点,常年集中办班和送学上门,加强干部群众的综合培训。在其职能的行使过程中,培训和受益群体达到覆盖全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让全体钢城人都能接受到来自汶水书院文化信号的引领和带动。 爱心e站,作为汶水书院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周末及节假日,邀请钢城区心理学会的广大会员举办家长公益沙龙、亲子公益活动18期,近400人次的家长参与其中,获得心理学、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从中获益。同时,开展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公益沙龙2期,为区心理学会40余人次的会员提供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至今,爱心e站共接待未成年人公益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咨询50余人次。
▲传统文化朗诵表演。 “文化延伸” 为了在外部环境上营造出和汶水书院一致的氛围,近年来,钢城区规划建设了以“爱”为主题的爱山公园,以“诚”为主题的双龙山公园及好人一条街,“仁、义、礼、智、信、乐”绿地游园等。自去年5月1日,以“德爱”为主题的大汶河公园顺利开园,处处彰显着“爱生活、爱文明”的文化主旨。在景区内,全区设计建设的“十二桥”桥桥连着“爱”的主线,座座载着“爱”的分量。新建成的双凤山公园、汶水广场等景点充分展现大汶口文化、钢铁文化、爱心钢城文化和中国红元素,使钢城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笃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