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壮大实现发展常态化
发布日期:2016-05-04 23:37 信息来源: 钢城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钢城区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构建具有钢城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区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使钢城的工业有规模、产业有特色、产品有特点。
   据了解,2014年,钢城区工业加速优化提质,精密轴承等一批钢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变速箱齿轮总成等17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8.7亿元。电子信息、粉末冶金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4亿元,增长5%。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增加值34亿元,分别增长17%、24%。
   “这是一种用于高端手机、平板触屏上的新材料,目前世界上只有3家公司能生产,除去日本的2家,另一家就是金鼎电子。”2月5日,金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钢城区“电子大王”耿国凌展示了他们的尖端产品——— ITO膜。
   “企业要想发展,就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耿国凌说,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创新科研投入,并将研发中心建到了日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材料。目前,金鼎电子研发生产的单面、双面的挠性覆铜板以及热固化导电胶等32种产品全部打破国外进口垄断,主导了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该企业的发展是钢城区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新一轮转调发展中,钢城区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在做强钢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植壮大“红与黑”、“风与电”、“金与库”等地方特色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化。
   为做好特色产业推动和发展,去年,钢城区召开特色产业发展论坛会进行专题研讨,并分别出台扶持意见,成立专门部门帮扶,设立了产业扶持基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培植、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此外,钢城区选出的8位产业大王,作为全区各自产业领域领军人才,纷纷上项目扩规模,为全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8个产业大王的企业去年实现年产值共计44.7亿元。
   据介绍,“红与黑”即红木家具、“莱芜三黑”,“风与电”即风电设备、电子信息,“金与库”即粉末冶金、智能车库,这6大特色产业已成为钢城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亮点,成为区域经济实现跨域发展的新动力。
   2014年,6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亮点频现。红木家具产业,巧夺天工项目投产达产,成立了莱芜市家具商会,举办了红木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红木博物馆建成主体,具备了年产2万套红木家具的生产能力。“莱芜三黑”产业,建设原种基地、繁育基地、万亩生态养殖基地,打造“莱芜黑猪黑鸡黑山羊,研发养殖基地在辛庄”品牌。风电设备产业,加快2.5兆瓦风力发电机主轴等项目建设,金雷风电进入上市预披露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制定了《关于扶持电子信息产业打造钢城电子谷的意见》,设立了专项资金,出台了扶持政策,加快建设钢城电子谷。粉末冶金产业,制定了《关于扶持粉末冶金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建设了粉末冶金产业园,年产能达到13万吨,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扶持。智能车库产业,主持和参与制定5个国家标准和6个行业标准,年可生产5万个车位。
   钢城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列入其中,作为2015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之一。红木家具产业,将建成红木博物馆,红木产品生产能力达到2万套,实现产值2亿元。莱芜“三黑”产业,加快黑猪生态园等项目建设,扩大“三黑”原种养殖基地规模。风力发电产业,加快金雷风电2.5兆瓦风力发电机主轴和精密主轴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搭建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鸿锦盛线路板、导电胶膜等项目建设,年内电子基材产量达到15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2亿元。粉末冶金产业,加快推进上汽粉末轴承盖等项目,年内制件能力达到2万吨。智能车库产业,重点加快泰达车库智能机器人项目建设。 
   

鲁公安网备:37120202000081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鲁ICP09079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