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温馨家园”温暖残疾人
发布日期:2016-05-03 04:23 信息来源: 钢城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28日,艾山街道“温馨家园”康复训练室里,55岁的栾兆喜正手持毛笔练习书法,这是“温馨家园”医师为他安排的康复疗法之一。栾兆喜是艾山街道清泥沟村村民,前些年因脑出血导致身体右侧瘫痪,今年接受康复训练后病情大为好转,现在生活已基本能够自理。他高兴地说:“‘温馨家园'让残疾人不出街道、社区就可得到康复、教育、生活照料等各项服务,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服务残疾人的内容和方式,钢城区积极创新工作,建立了“温馨家园”,为残疾人学习、生活、康复、劳动、文体娱乐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场所。在这里,残疾人可以享受到更为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切实解决了残疾人的各种困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为促进工作的开展,钢城区成立了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部署并督导创建工作。今年五月份,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北京的东城区、海淀区等地学习了“温馨家园”建设经验。积极向省、市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为“温馨家园”配发残疾人辅助用品工具,进行无障碍改造等。
    “温馨家园”建立以来,为残疾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通过社区就业服务和培训网络,积极提供就业培训及就业服务,为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开发适合残疾人的社区就业岗位。今年,钢城区残联共举办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残疾人200多人次。截至目前,全区新增残疾人就业创业100多人,新建扶贫基地、培训基地2个。
    钢城区把职业康复站纳入“温馨家园”建设的范畴,为智力残疾人和处于稳定期的精神残疾人提供集康复、培训、简单劳动、文体和日间照料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提高其劳动能力,挖掘其潜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作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今年,钢城区在新矿医院精神科集中托养了20位智障、精神残疾人,承担他们治疗期间的一切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所在家庭的负担,让他们得到了及时救治。精神分裂症患者吕香芝是其中之一,通过托养期间的积极治疗,现在吕香芝已经基本康复。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与护士王娟下跳棋。
    为使残疾人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教育、科普等各项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温馨家园”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艾山街道残联康复中心的活动室里,67岁的苗传荣正在看戏。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除了可以通过器械接受康复训练外,还有很多娱乐设施,既能打台球、乒乓球,还能下象棋、围棋、五子棋,我们玩得很开心。”这些有益于残疾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
    此外,钢城区还设立服务热线,积极为残疾人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开通钢城区残联网站,为残疾人提供政策、法律、心理咨询和手语服务以及教育、培训、日常生活等相关信息服务。
    据钢城区残联党组成员李强介绍,钢城区将在全区各个镇(街道)、开发区、高新园逐步建立起残疾人“温馨家园”,并将于“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区“温馨家园”的建设任务,把社区真正建成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类别化、个性化服务的温馨家园。

   

鲁公安网备:37120202000081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

济南钢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鲁ICP09079929号-1